第79集团军某旅“雷锋班”班长牟振华将“雷锋枪”交接给新入班战士蒋佳恒。张永进/摄
“雷锋。”“到!到!到!”
(相关资料图)
2月16日,第79集团军某旅“雷锋班”晚点名,响亮的声音回荡夜空。这是“雷锋班”每晚雷打不动的仪式,不同的是,这一次下士蒋佳恒列队其中。这一天,他刚刚加入“雷锋班”,成为班里的第247名“雷锋传人”。
61年前,年仅22岁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牺牲,成为人们心中永恒的精神名片和道德丰碑。一年后,雷锋生前所在班被国防部命名为“雷锋班”。60年来,一代代“雷锋班”战士用青春续写雷锋故事、用生命传承雷锋精神,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、二等功5次、三等功29次,成为接续不断的“雷锋传人”。
加入“雷锋班”,让已入伍两年的蒋佳恒激动不已。入班第一晚,他像新兵一样兴奋得半宿没睡着。他感到一份深深的责任,“从此就是雷锋老班长班上的一员了,必须加倍努力,传承好雷锋精神,为老班长争光添彩”。
事实上,成为“雷锋班”的一员,是连队每一名战士的目标。在班长牟振华看来,“雷锋班”就像令人崇敬的精神高地,“加入‘雷锋班’,意味着你将真正接过雷锋手中的枪,是真正的英雄传人了”。
牟振华还记得自己2017年初来“雷锋班”的场景。那天,牟振华接到命令调入“雷锋班”,没想到东西还没收拾完,就有“雷锋班”战友闻讯赶来,热情地帮他一起搬行李。
“那真是春天般的温暖,一下子就让你觉得,果然是到了‘雷锋班’。”牟振华说,在“雷锋班”,每一名战士都以雷锋为榜样。每当有新战友加入,班里都会举行隆重的入列仪式,向新战友授枪,介绍“雷锋班”的优良传统。
刚入列的“新兵”会被安排在雷锋生前铺位的上铺。每周,班里会选出表现最好的一人整理“雷锋铺”。每天早饭前,他们会集体学习雷锋日记,讨论对雷锋精神的新感悟。晚点名时,班长呼叫的第一个名字是“雷锋”,其他战士则会集体答“到”。
“在学习和传承雷锋精神时,你会不自觉地被感染。越了解雷锋,你就会越为能成为他的传人而感到骄傲。”牟振华说,“我们要让雷锋老班长,永远活在我们的身上。”
中士苏宇航于2020年来到“雷锋班”,入班后才真正了解雷锋。“原来他不仅做好事,还‘办实事、干大事’。”苏宇航说,“了解老班长当年是什么样的人,就有了方向和动力,要成为像他一样的人。”
“雷锋老班长作为军人,首先是一名好兵。新时代的我们要做雷锋传人,首要就是精武强能,要能打仗、打胜仗。”苏宇航说,他最喜欢雷锋深夜练习投掷手榴弹的故事,那种为了目标不怕困难的精神让人感动。
来到“雷锋班”不久,苏宇航参加上级临时组织的神枪手比武。一周的准备时间里,他像雷锋那样加班加点刻苦训练。为了提高据枪精准度,他将装满水的水壶挂在枪口处,又在枪头摆上一枚子弹壳,一练就是一上午,常常练到手臂发抖,吃饭时筷子都拿不起来。最终在比武中,苏宇航凭借优异成绩摘得桂冠。
在“雷锋班”流传着一句话——“训练硬邦邦,学雷锋才能响当当”。在他们看来,新时代的雷锋精神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“做一颗强军路上的螺丝钉,向战为打赢”。为了练就出色的技能本领,他们在训练中主动加大难度。学习驾驶时,根据战场实际情况,战士们会自觉设置陡坡、涉水路段、燃烧路段等特殊环境加以模拟训练。他们还自主创新,依托现有装备研究新战法,人人都是一专多能,“上车能驾驶,下车能战斗”。
在牟振华看来,雷锋精神已成为“雷锋班”战士心里的精神支柱。“不管训练再苦再累,只要想到老班长,心里就只有两个字:冲锋。”牟振华铿锵有力地说。
2020年,副班长叶子贵代表“雷锋班”奔赴马里执行维和任务。这一次,他将“雷锋班”带上了维和战场,将“雷锋精神”传播到海外。
那一年,中国组建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,叶子贵主动报了名。他非常想参加维和任务,“雷锋老班长当年写血书请战,作为他的传人,在祖国需要的时候,必须挺身而出。”在几个月的训练时间里,为了不被淘汰,叶子贵坚持每天晚上加练。臂力薄弱,他就去加练单杠,常常一练就到深夜12点。
凭借出色的成绩,叶子贵如愿加入中国第八批赴马里维和部队工兵分队。2020年7月,他和战友们代表中国军人,出征马里。
为了让雷锋精神传播得更远,在这片战火纷飞的西非大地上,叶子贵利用任务之余组建起一支海外“雷锋班”,还历时一个月在中国营区建起一座海外雷锋精神展馆。他还专门从国内带来一座铜制雷锋塑像,和数本《雷锋日记》用以展览。
在这间由简易板房搭建的展馆里,叶子贵和战友们接待过其他国家维和官兵。叶子贵清楚地记得,在他讲解完雷锋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”这句话时,一位外军军官激动地连连鼓掌,还竖起大拇指。
事实上,不只是军营,在社会各界,“雷锋班”战士也在广泛传播着雷锋精神。他们共同持有一个雷锋存折,这是当年雷锋的存折,后经过与银行协商重新启用。如今这个存折里,存放着历届“雷锋班”战士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款。每当遇到地震、干旱、洪涝等灾害,“雷锋班”战士们就会将存折里的钱捐献出来,用于抗灾救援。
“我们学习雷锋精神、宣传雷锋精神,更要延续和传播雷锋精神。”“雷锋班”第25任班长毕万昌说,“‘雷锋班’就是一个窗口,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,让大家了解雷锋、争做雷锋。”
除了为雷锋存折捐款,“雷锋班”还日常开展“锋行万里”“微锋助学”活动,由“雷锋班”向全社会发起号召,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一起,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捐款捐物,并持续资助家庭有困难的孩子上学。资助的钱不少是“雷锋班”战士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。
叶子贵也参与了“微锋助学”活动。他记得几年前班里资助过一名贫困学生小荣,她当时因为家庭原因,即将面临辍学。了解情况后,“雷锋班”立即组织为她捐款,并指派专人与她对接。随后的日子里,“雷锋班”每月为她资助300元生活费,帮助她继续学业。
最终,小荣以优异成绩考上心目中的大学。后来,小荣给“雷锋班”打来电话,告诉这群兵哥哥,自己已可以在学校勤工俭学,不用再资助她了。她还说,自己也参加了学校里的学雷锋社团,希望能把这份爱心传递出去。
“我们做这些事,不就是希望更多的人成为‘雷锋’吗。”牟振华说,“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,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。”
这些年,在“雷锋班”的号召下,聚集而来的“微锋”成员已有数百人,来自社会各界。如今,他们已持续资助400余名学生,还在辽宁、湖南、山东等省份建起雷锋学校,并为贫困山区学校捐款捐物。一名藏族小学生在收到“雷锋班”捐赠的书本后,一笔一划在扉页写下:“谢谢雷锋叔叔。”
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通讯员 贾和继 陈松 来源:中国青年报
(来源:中国青年报)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空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